6月以来,持续高温笼罩河北大地,“炙烤模式”悄然来袭。灼灼烈日下,滚滚热浪间,仍有许多劳动者头顶烈日,不惧骄阳,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,用汗水和奉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,全力提升服务品质,全力抓牢安全生产,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“双过半”。他们是酷暑里的劳动者,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。他们的忙碌身影,是夏天最动人的风景。《河北工人报》交通民生推出《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》系列报道,记录他们的付出,向高温下奋战的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!真正做到服务交通人,讲好交通事! 在京石高速保定南收费站,有一位特殊的逆行者,他就是电工李洪良。面对酷热的夏日,当气温攀升至35度以上时,他依然坚守岗位,用他的专业与执着守护着收费站的用电安全。 李洪良,今年五十有余,早年毕业于职业中专,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谦和的性格,他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。在大家眼中,他不仅是一位技术过硬的电工,更是一个热心肠、乐于助人的好师傅。无论是电器设备故障还是日常生活琐事,只要有人需要,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,从不推诿,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的叫他一声“李师傅”。 进入炎热的六月,白天气温已经达到了35度以上,同事们开玩笑说:是空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一出门,秒变“熟人”。是啊!面对酷暑,炙烤在阳光之下确实需要勇气。但是李师傅的工作不可能都在室内完成,他每天都要冒着酷暑检查所有电器设备、线路,确保安全用电,万无一失。 李洪良常常奔忙于站内与广场之间。繁忙的车道里总是能听到:“李师傅,设备怎么反应慢了,来看看吧?”“李师傅,岗亭空调不凉了?”“李师傅,高杆灯又有一盏不亮了。”面对故障他总是应声而来、不敢懈怠,直到故障排除。就在前几天,入口3道车牌不抓拍,为了尽快修复,避免拥堵,李洪良一个人在中午的烈日下,踩着梯子足足修理了一个多小时,汗水沿着脸颊流淌,他仍然神情专注直到修好,从梯子上下来,李洪良的工作服都已经像水洗的一样,紧紧的贴在身上...... 除了工作,李洪良还是个热心肠的人,在日常的工作中,总是愿意主动的帮助他人,修窗帘、配钥匙,谁家的小家电坏了也找他,而且还自己花钱买配件。他所在的办公室也是个忙碌的地方,在电工难得的闲暇时刻,这里也能见到李师傅的身影,帮忙送个文件、取个快递,傍晚给菜地施肥浇水、除草摘菜等,李师傅几乎一刻不停。前几天,因为节假日,通行车辆暴增,午饭时间岗上明显缺人手,班组直到中午12点还没顾上换岗吃饭,李师傅见状主动跟值班站长说“收费我不熟练,疏导还是可以的,我换疏导员,你们快去换其他人吃饭。”于是,他换上反光背心冒着高温,疏导穿梭于车流之中...... 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身边的同事调整调动,换了一批又一批,转眼间李师傅来保定南站也有十年了。十年里所有与李师傅共过事人一提起他都赞不绝口,但又有谁知道,在单位勤勤恳恳的李师傅,家里还有个身患癌症晚期的老父亲,需要他常年照料,他为此从来没有耽误过一天上班。而他自己也患有急性阑尾炎,时常发作。犯病的时候,他还要强忍剧烈的疼痛继续工作,而周边的同事竟毫无察觉,只知道他在酷热下工作湿透了衣衫...... 李洪良的坚守和奉献,是京石高速上众多交通人的缩影。他们默默付出,为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正是有了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,交通事业才能蒸蒸日上,为实现强国交通愿景奠定坚实基础。 (文/高勃) ■编辑:高勃 ■责编:句子